喜剧难为,人才难得,要懂得珍惜!(阿 泰) 点击数:2042
 喜剧难为,人才难得,要懂得珍惜!
 
(阿  )
 
 
 
(姚慕双  周柏春)
 
 
    近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网友们对上海滑稽戏式微,发表了许多高见,言词也颇为犀利,总的来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慨。上海滑稽戏的现状,确实令人乐观不起来。上海滑稽戏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是非常不易,姚慕双丶周柏春两位艺坛亲兄弟,楊华丶绿楊这对戏场亲兄妹,都是将终身奉献给滑稽戏事业佼佼者,姚楊两家桃李满门,如果滑稽戏事业在徒孙辈手中得不到传承和发展,反而走向没落和消亡,这些前辈们泉下有灵,恐怕也难以瞑目。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南北曲艺界首度在上海汇演。代表喜剧类的,北方有侯宝林丶郭启儒两位,南方则有姚慕双丶周柏春和杨华生。南北两派,各有千秋。就生存形态而言,北方的相声相对较传统些,还是一逗一捧的对口相声为主要表演形式,在上海人看来,也就是独脚戏而已。上海滑稽戏也有过这段雏型的经历。人称“小热昏”,也是撩地滩的活儿。但此时的滑稽戏,已发展成大型综合性喜剧团体。这在全国范围内也属首屈一指的。就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玩得水升火起的滑稽戏团体就不下拾来个。最为有名的,有姚慕双丶周柏春的蜜蜂滑稽剧团;楊华生丶张樵侬丶笑嘻嘻丶沈一乐的大公滑稽剧团;有程笑飞丶小刘春山丶俞祥明的大众滑稽剧团;有龚一飞的玫瑰滑稽剧团;有田丽丽的海燕滑稽剧团,以及程笑亭(演伪巡长出名)的百花滑稽剧团;包一飞等艺人为主的滑稽剧团,各有拿手的看家剧目。这比相声似乎先行了一步。
    姚周档的滑嵇,由於两位都是高学历的小知识分子,尤其姚慕双一口流利的纯英语,在滑嵇界是无人企及的。他们的倒背英文字母,宁波音乐家丶新老法结婚,以及骗大饼丶骗银楼丶黄鱼调带鱼等节目,早已在解放前就红遍上海了。这些脍炙人口的段子都是他们创作的代表作。而周柏春擅长扮坤角,所以他的男扮女装的戏特别卖座,如《播音鸳鸯》,接连满座,票房不俗。杨华生他们则把“大洋伞拨牙”等独脚戏段子编缀成《七十二家房客》,铸成滑稽戏代表剧目,享誉至今。
    但真正创造票房奇迹是杨张笑沈程刘俞主演的《活菩萨》,连续客滿一年另九个月。《活菩萨》是依据法国大喜剧家莫里哀经典喜剧《伪君子》为蓝本而创作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喜剧结构。稍后,俄国讽刺喜剧作家戈果理的《钦差大臣》也是如是架构。这是骗子的喜剧,当然能引得观众的喜爱。赵本山的卖拐小品走的也是骗子套路,现场轰然的效果,说明此类喜剧深得观众青睐,而且屡试不爽。令人啼笑皆非的还是有些观众对赵本山的误解,认为卖拐小品系列宣扬了诈骗行为,社会影响负面。如果这样理解,世界鼎级大师莫里埃的作品《史嘉本的诡计》《吝啬鬼》《伪君子》,意大利喜剧大家哥尔多尼《一仆两主》,这些举世名箸无一不在”骗”字上做足文章?现实世界骗子成风,屡禁不绝,难道该由喜剧来背这个黑锅?可以在被押的诈骗犯中做一个调查,问问有几个认得莫里埃丶戈果理?那几位在赵本山”三拐”启发下走上犯罪道路的?不仿一试,答案肯定十分有趣!
 
 
杨华生(右) 
 
    《活菩萨>演出稍停之后,杨张笑沈程刘俞,合久必分。分别组建大公丶大众两付剧团。此时,南薇丶韩义丶朱铿受邀,在大公滑嵇剧团组建滑嵇界笫一个“剧务部”。在此其间,滑稽戏似乎有了真实涵义的完整脚本。南薇为大公编导了十来本滑稽戏,如拉郎配丶一仆两主丶石库门丶阿胡子勒爷等。最为著名的当数1956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廿周年创作的《阿Q正传》。这是南薇继创作越剧《祥林嫂》之后,再次将鲁迅小说改编成舞台剧,而且改成的还是喜剧,也真是够匪夷所思的了!杨华生在《憶南薇》一文中有详尽的记叙。我将这篇短文附录於后,以供大家琢磨。当时南薇因越剧《梁祝》被褫夺而受到排斥,1955年由上海申报被开除出中国作家协会会籍之际,滑嵇界的朋友们不乏义愤不平者,在《阿Q正传》首演之时,群众剧场门前霓虹灯广告,打出了“编导南薇”的大红字样。众所周知,当时剧场霓虹灯广告,打的都是头肩演员的大名,从未出现过编导的名字,这可能是上海唯一一次破天荒的咄咄怪事。而且对开大小的《阿Q正传》彩印广告也贴满南京西路丶四川北路丶淮海中路商店橱窗。气仿佛是出了,事后殃及大公的发展多少也带来不利影响。
 
 
 
杨华生饰阿Q剧照
 
    有件事虽说无所关联,却终免不了让人浮想联翩。《阿Q正传》有段精彩好戏,阿Q调戏吴妈,吴妈惊叫声惊动赵老太爷一家,一家人闻声而至捉拿非礼者,阿Q也跟着一淘捉贼,殊不知淫贼竟是自己,最后只落得扒光身上所有,赔了赵家一家人精神损失。这是让全场观众轰然大笑的好戏,反映強烈。上海人艺院长黃佐临特地打电话至剧团,邀南薇家中一叙。谁知仅为了问南薇一个问题:“这场戏是怎么想出来的?”之后上海人艺收编了滑稽戏和方言话剧两个剧种,姚周和王山樵都登堂入室,进入国家正规剧院。按理讲,上海滑嵇界两大宗师,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是不是在力挺南薇问题上犯了大忌,就不得而知。而后阿Q这个角色,让严顺开走红。说句心里话,舞台现场和电影我都仔细看过。演活鲁迅先生笔下阿Q这个人物的,杨华生还是“否斯脱”!
    南薇与杨华生丶笑嘻嘻丶小刘春山丶张利音丶王定国等的友谊可以说是至死不逾。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艺术创作上彼此默契基础之上的,这並不浮泛。滑稽戏演员,个个擅长现场发挥。排练场上,他们会突发奇想,想出一些发噱的段子,相声界称之谓“包袱”,南方滑嵇称之谓“噱头”,导演如果认为这个“噱头”不妥,硬不採用,那这个梁子就结大了,往后的排练七跷八裂,有你的好受了。但南薇思维敏捷,马上能为演员想出一个既符合剧情角色特点又发噱的新段子,让演员仍可潇洒发挥,过过在剧场超级效果瘾头,结果两厢满意,皆大欢喜。南薇在滑稽界有较好的人缘,除了态度谦和,这恐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喜剧演员都有天赋之才,浑身都是喜剧细胞。而写喜剧丶导喜剧更需要有喜剧天赋。纵观世界剧史,在西方专攻喜剧作家有莫里哀(法)丶哥尔多尼(意大利)丶莫尔(匈牙利),在中国更是凤毛麟角,古代有个李渔丶现代仅有丁西林。丁西林还只是位业余剧作家。不是历史上没有聪明人,实在是喜剧太难为。
    上海东方台搞了三台喜剧类节目,幕后如何操作不得而知。从透露出来点滴幕后花絮来看,参赛演员无不叫苦叫难,颇有绞尽脑汁而又觉得似有江郎才尽之感慨。创作一个好的喜剧段子实在太不易了。通宵达旦,冥思苦索,已成常态。毋庸置疑三档节目,《笑傲江湖》丶《欢乐喜剧人》丶《相声有新人》,捧红了不少喜剧新秀。功夫不负有心人,名至实归,各有所获,理所当然。但还有一些幕后的幕后者,往往被不经意忽视了。这还只是演演比独幕剧不小的小品。小品尚且如此难为,何况是大型喜剧。最近一期《笑傲江湖》,一些幕后编导,纷纷豋上前台,来个自编自导自演。我不以为这几位编导者是不甘寂寞,要来搶演员的风头。从另一角度看,是不是对幕后创作人员太过於忽略,缺乏关注和重视?须知恰恰就是此辈幕后英雄,才是产生喜剧作品原动力所在。
    文革前,上海滑稽剧团一齣《满园春色》,大公滑稽剧团的《糊塗爹娘》,也曾风靡一时,还被拍成电影,享誉全国。文革后,《笑着向昨天告别》,《霓虹灯下宝贝》,都是成功的喜剧作品。姚周和他们的双字辈徒弟还是为我们留下鲜活的好印象。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文广集团还组织了一次大汇演,排出了《天下第一家》这台好戏。当时幸存的所有滑稽戏名角悉数豋场。其中龚一飞丶杨华生丶绿杨丶姚慕双丶周柏春丶笑嘻嘻丶筱声咪丶孙明丶严顺开丶王双庆丶李青丶翁双杰丶王双柏丶黄永生,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这齣犹如回光返照的好戏,不仅为他们留下谢幕似的影像,在观众心头,是一幕幕难以消逝的记忆,是一抹绚丽无比的残阳。
 
 
龚一飞(左)
   
    所以我说:喜剧难为,人才难得,要懂得珍惜!演员的艺术青春,其实是非常短暂的,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要珍惜上天赐於你的分分秒秒光陰,既然你已选擇了演员这个职业,你就应该努力给后辈留下几个你所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少做掏漿糊的买卖。至於喜剧作家,社会更应给予尊重和弘扬,这是喜剧繁荣的关键。滑稽戏当然也脱不了这个显而易见,但往往被忽视的规律。
 
 
 
 
 
忆南薇
 
 
 
杨华生文
 
杨华生,著名滑嵇表演艺术家,已九十高龄。在上海越剧院院庆50周年时,他不顾已过“古来稀”的高龄,亲自将此文送至上海越剧院。真情实意,令人感动。)
 
    刘南薇同志离开我们而去已经快3年了,我们都很想念他,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有胆识、而且卓有成就的好编剧、好导演。他所编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和《孔雀东南飞》等名剧,从40年代起直到现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不断在舞台上演出,在银幕和荧屏上出现,已成为优秀的传统剧目,是越剧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他在越剧发展和革新的历程中,起过不可泯没的积极作用。他的死,是戏曲界的一大损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深深地怀念他……
    南薇同志和我们滑嵇戏合作,是在1952年左右,那时我们“杨、张、笑、沈”与“程、刘、俞”合组的“合作滑嵇剧团”,演出《活菩萨》已达一年零九个月之久;合久必分,“程、刘、俞”另组“大众滑嵇剧团”,我们“杨、张、笑、沈”也另外成立了“大公滑嵇剧团”。当时的滑嵇戏还处於创业时期,还没有形成为一个正式的剧种,急待建立编导制度、排演制度、舞台制度和演出制度,我们“求贤若渴”,终于感动了南薇同志,他与韩义、朱铿等同志联袂加盟我们“大公滑嵇剧团”,组成了阵容较强的“剧务部”,废除了手工业方式的“幕表制”,建立了正规的排演制度,先有定字定句的剧本,然后再排戏。通过南薇等同志的努力,使我们剧团逐步正规化,剧种也因而从“雏型期”逐步转向“成熟期”,演出一批颇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活捉》、《两夫妻》、《打得好》和《一贯道害人》等等,我们至今也感激南薇等同志的辛勤和功绩。
    最使我们难忘的是1956年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时,南薇同志为我们编导了根据鲁迅先生原著改编的《阿Q正传》,推上了滑嵇戏的舞台,我们不能不佩服南薇同志的魄力与胆识,因为滑嵇一向是反映小市民生活为主,对演出鲁迅先生的原著,是连想也不敢想的。然而在南薇同志的再三鼓动和坚持下,《阿Q正传》终于上演,受到欧阳予倩、田汉、黄佐临等前辈的关注和鼓励,也吸引了不少知识界的观众,正如40年代在袁雪芬同志的支持下,南薇同志把鲁迅先生的名著《祝福》改编为《祥林嫂》一样,使越剧艺术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受到广大文化界人士的赞赏,也使越剧步入有全国影响大剧种行列。直到现在,越剧《祥林嫂》和滑嵇戏《阿Q正传》都已成为优秀的传统保留剧目,这不能不归功于南薇同志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功力。
    南薇排戏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拆剧本”。所谓“拆剧本”,就是把整个剧本的结构拆散,重新组合,重新“搭结构”,重新“砌台词”。这种搞法在别的剧种是很少见的,也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话剧,可是对我们当时的滑嵇戏,却刚刚正好。南薇拆剧本不是高兴拆就拆,而是当时有些剧本实在太平淡,缺乏喜剧因素,实在不像滑嵇戏,南薇才不得不拆,一经他七弄八弄,剧本“拆”得确实比原来要好得多,演员也心服口服,我们发现南薇绝顶聪明,点子多而且快,这说明他有才华、有胆识、见多识广,而且非常熟悉戏曲观众心理,也熟悉舞台,更熟悉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尤其难得的是他能很快熟悉演员的创造个性:谁出戏快,谁出戏不快,哪些演员只要“点到为止”;哪些演员却非“重捶”不可,他心中都有数。他善於“碾发诱导”,调动演员的积极性,在排演场中,他既不“盛气凌人”,也不“敷衍迁就”,他善於和演员打成一片,他跟谁都相处得很不错,因此,他的话演员容易听得进,演员有什么好点子,他也乐于采纳。因此,当一个戏树起来之后,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南薇的创造,那些是演员的创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创造的成果。因此,我们和南薇合作很默契,很愉快。
    目前,整个戏曲界都处於低谷期,不太景气。越剧早已越过她的“辉煌项峰”,而滑嵇戏也不再是“全盛时期”,我们常常慨叹编导人才难得,我们更为失去南薇这样的好编导而痛惜。“闻鼙鼓而思良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沪ICP备09000149号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