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娴视野】文硕:音乐剧赤子与斗士

痛定思痛: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再次反思

李漁——中国剧史上一颗久被尘蒙的天王星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诗人--夏完淳(阿泰)

中国远古音乐鼎盛期何等辉煌(阿泰)

中国戏剧史开卷之作--九歌(阿泰)

-曲霓裳 千古绝响(阿泰)

滩簧与弹词的血缘亲 (阿泰)

沈如春:本色性情忆“水辉”

文硕:一代百老汇影像的中国背影

蔡元培:大同乐会郑觐文著《乐器图说》之序

杜麗娘的前世今生(阿泰)

怎一个“减”字解得?——与余秋雨先生讨教讨教加减剩除法则(无名)

秦淮八艳 女中豪杰读《许如辉【梅花曲】在四川发现》有感(无名)

元杂剧创造了中国音乐歌舞剧的巅峰一代(阿泰)

世界上最牛音乐剧出在乾隆朝(阿泰)

尼可罗·帕格尼尼

陈正生: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的标点、评注

陈正生:郑觐文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
  更 多...
苏州游留园 听评弹 思书戏(无名) 点击数:3194
  点击数:99

 

苏州游留园 听评弹 思书戏

 

(无名)

 

苏州园林,曲径幽深,粉墙紫藤,漏窗探秘,景中有景,长廊亭榭,风荷垂柳,数不尽的妙处,足令人流连忘返,信步徜徉,聊发一番思古之幽情。票价尽管疯飚,仍是人流如潮,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赏长廊墙上的名人字画石刻,以及曲径通幽,苏卅园林小家碧玉式独有的风情。

每每有客从远方来,总要陪伴同游“人间天堂”,首选苏州仅为路近,驱车一小时便到。有次陪台湾一位女法师玩“狮子林,因匆匆而去,入园已近闭门时间。因她初次来大陆,一进“狮子林 大呼景色迷人,不顾游览,一味鼓足劲儿拍摄,胶片拍完,想买胶片,货主已下班回家。她拉开摊柜移门,擅自随手取出一只一次性相机,按标价付足钱,又生龙活虎拍了起来。其形态,其疯狂程度,一点不亚于张柏芝演的“购物狂。原来这位法师虽然谢绝了红尘,却还是位摄影发烧友,煞是可爱!

又有一次,受托接待了一位专门从事广告设计的美国朋友。她处事一板一眼,一定要游“留园”。据她的朋友推荐,说“留园”在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此园一度被盛宣怀之父购得,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主随客便,尽管是游过又游老去处,还得奉陪到底。好在为了吸引游客,景点也增设了不少热闹场面。湖面漂泊的游舫上,坐着古装美女弹着琵琶,游客喧哗,“浔阳夜月”的诗情画意一丝无存。琵琶弹奏声被扩音啦叭变声变得“呕哑嘲哳难为听。幸好水榭之上弹唱江南小调还颇有些情趣。专演昆曲茶馆式的小剧场内,演唱一些昆曲折子戏片段,昆笛悠扬,演员唱来字正腔圆,音色淳厚。只是化装仍是舞台装,近矩离观赏,难免有些赫人。改成淡装,兴许会好些。

走过一个拐角处,听到评弹演唱声。尤其男声音色,酷似张鉴国,寻声而去,只见转角处有一小小楼台,一男一女,正双档弹唱开篇。一看那位男演员身穿浅色长衫,巧梳分头,胖墩墩的,相貌英悛,嗓音如金石般洪亮,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我那位美国朋友为之动容,用闪光相机连连拍摄,一曲刚终,我也使劲鼓掌。演员为酬谢游客热情,他见我们一行人不似国内游客,又特地加唱了“枫桥夜泊”诗句,听得人回肠荡气,久久萦绕胸间。

苏州评弹,陈云同志最为喜爱。在苏州吴江,杭嘉湖,苏锡常一带,凡有沿河傍桥的茶肆茶楼,都有评弹艺人演唱影迹。“三笑”, “描金凤”, “玉蜻蜓”, “珍珠塔”, “杨乃武与小白菜”, “啼笑姻缘”, 都是老听众百听不厌的曲目。每逢节庆佳节,评弹艺人大会串,粉墨登场上演“书戏”,但这种形式不常看见,因为评弹艺人跑码头,通常是“双档”和“单档”,即男女两个人一组,或一个人单挑,“单档”以说评书为主,所以一个评弹团要凑齐大会串机会绝少。北京曲艺“单弦”,解放后进化为曲剧,一出“杨乃武与小白菜”,红遍京师,还拍成电影。演小白菜主要演员魏喜奎,还在莫斯科青年联欢节上获了个金奖。而上海评弹的“书戏”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剧种。其原因,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杨振言,张鉴国,张鉴庭,朱慧珍,徐丽仙,个个都是粉丝如云的“响档”,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几十只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山猛虎,怎能会有缘组合成“书戏”。所以只能在吉庆佳节,逢场作戏来上那么一段。最近看到一场“书戏”是搞笑版的“许文强上海滩”。由于评弹艺人会说,会表,会弹,会唱,会出噱头会模仿,会起角色会表演,所以演出效果轰轰烈烈,一豁两响!

曾辉煌一时的评弹艺人,随着生命客观规律的不可逆转性,衰老的衰老,谢世的谢世,老听众、老听客也逃不了这一自然法则。最可惋惜的评弹艺人赖以生存的茶肆茶楼本来就是微利企业单位,在改革“钱”潮冲击之下,改行的改行,拆迁的拆迁,鱼儿失去了鱼缸,再漂亮的鱼也只能成为鱼干标本!前些日子【南薇剧社】网转载了一篇【中国青年报】上一篇通讯报道:《上海市区最后1个专业书场将拆迁》。这家有91年历史的评弹书场(雅庐书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顺昌路315号,旋即淡出一度书场林立的东方第一大都会的文化视野。偶尔,在郊区毫不起眼的偏僻去处,如七宝镇街道办的一个供小区居民休闲的小茶馆里,化一两元钱泡一壶茶,还能听上一两档书。一共几十来个茶座,票价比青菜价还低,一场书说下来,演员手帕湿了好几块,你说演员拆账能拆几个铜板?比起影视明星收入,真有天壤之别!人往高处走,以后谁肯再学这种讨饭行当?天无绝人之路,人有绝人之道,经理领导眼中只有孔方兄,你说谁有力扳回颓势,让评弹艺术再苟延残喘片刻片时?

世界上有识之士,为保护濒临灭绝物种大声疾呼,甚至不惜以命相博。而堂堂中华,坐看我们举世无双的民族戏曲文化面临如此垂危的困境,非但没人发声呼号,甚至出现余秋雨大师冷血动物似的恨不能砍尽杀绝民族戏曲言论,也不见得主管领导或政策制订者站出来说上半句公道话,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余秋雨大师灭绝戏曲的大胆言论,是当今国策的另类表达方式喽?真让人心寒寒到深渊谷底!

在“留园”看到的那位帅哥评弹青年演员,论唱腔音色,弹唱功架,足以传承张派艺术,成为响档!如今只得仰人鼻息在旅游景点混口饭吃。不由我又想起郭德钢论相声历史和现状的一段相声,说前门大碗茶茶楼里有位老相声艺人说相声,十余年只准说一段双簧相声,而且不许更换。抖的包袱也很噱,有一次国家主席杨尚昆问候了他,他反问别人:“他是哪个(曲艺)团的?”虽说逗人笑了,笑过以后,心里总有点酸楚的感觉。

苏州原有个评弹学校,不知是否被改革“钱”潮淹没?如还幸存,有对评弹艺术执着情深者,不妨搞搞“书戏”。评弹有足够的家底来重塑辉煌。陈思思、向群的【三笑】完全脱胎於评弹,为什么不可用“书戏”方式拍成评弹音乐剧?苏州昆山经济发达名列江苏首位,财力、物力、人力都不缺乏。为什么没人肯牵个头,积个阴德?

苏州方言,是我国优秀方言之一。又嗲又糯,消魂酥骨,不可多得。我有位邻居,早年毕业於复旦英国文学系,孙大雨先生得意门生。文革后平反,美国某大学诚邀他去执教,教的课程竟是苏州方言“吴语”(后因他任职上海一家美资5星级宾馆首席翻译,顾主挽留及年事己高等因素未去成);美国导演陈士争拍昆曲电影【牡丹亭】也上了两档评弹双档镜头,虽说仅属点缀性,串连性的,由此可见苏州方言也是受世界珍视的语种之一。就用苏州方言,就用苏州评弹的声腔语调,就用苏州评弹的诙谐与冷噱风格的“书戏”音乐剧,轻歌剧方式,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诠释一度久唱不衰的弹词经典,说不准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番的良辰美景!

美梦若能成真,我想老听客们定会欣喜若狂;青年人定会有如获至宝一样感觉!心血管里流淌着同样基因的血液,我相信面对真正民族瑰宝的时候,定会产生感同身受的节拍和韵律!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常情了!不妨一试!值得一试!

 上海市区最后1个专业书场将拆迁http://www.yizhuge.com/news_xiangxi.asp?ID=1022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沪ICP备09000149号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